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读材料可知,“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强调了耕作时间和季节的重要性;“用粪犹用药也”强调的是施肥的重要性。这样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高产,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其他三项都是C项的具体表现,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幕,虽城中亦然,里妲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霄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里妲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体现的是个体小农家的妇女为城里纺纱,以补贴家用,所以选C;材料所述不属于私营手工业,故排除A;材料所述是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的现象,故不能体现小农经济衰落,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宋代司马光在《书仪》中指出:“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以财论婚的观念日兴
B.门第观念已彻底废除
C.民主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D.科举制度已日益衰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材料中的现象是出现于宋代,BCD三项均是不符合宋代的历史事实的,另外,材料中的“妆之厚薄、聘财之多少”均是反映以财产的多少来谈婚论嫁的观念日益兴盛,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朝商业的发展和财论婚的观念日兴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8分)社会变迁需要多角度地考查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3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名称 | 地点 | 描述 |
匡社 | 江苏苏州 |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
复社 | 江苏吴江 | 黄宗羲等人誓毁时政,裁量公卿 |
岭南会馆 | 江苏苏州 |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
墟集会 | 福建宁化 | 远近商贩,至皆依之 |
西湖八社 | 浙江杭州 | 当地文人定期聚套,饮酒赋诗 |
讲学会 | 江苏无锡 |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末实学 |
时间 | 事件 |
1789年7月14日 | 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 |
1789年10月5日 | 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的前列,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 |
1791年9月 | 从事戏剧创作的妇女玛丽·古兹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它被视为妇女解放的启蒙文献。 |
1793年5月 | 一些妇女创建了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妇女俱乐部——革命共和派女公民俱乐部。 |
1793年10月 | 雅各宾派下令封闭、解散各种妇女团体,把妇女参加政治活动当作叛逆罪来处理。 |
参考答案:(1)分类:从人物身份的角度,分为文人社团和商人社团;
从活动内容的角度,分为政治类社团、经济类社团、学术类社团。
(任选一标准2分,从其他角度进行的合理分类亦可同等给分)
原因:政治上,政治腐败黑暗(君主专制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中小市镇兴起、商帮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初步发展;
社会上,传统的士农工商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市民阶层崛起);
思想上,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兴起,市民文学繁荣。(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2)特点:广泛参加反封建斗争;
政治参与形式多样;一些活动受启蒙思想影响;受革命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不同
说明
前者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妇女政治参与评价很高,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2分)
随着大革命的深入发展,法国妇女公开追求人权与政治平等。(1分)
后者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妇女政治参与评价不高.认为称不上是一场“妇女的革命”。(2分)
妇女政治参与面极小,局限于一小部分中上层妇女,绝大多数妇女没有男女平等的观念。(1分)
(3)问题:进步时代:垄断组织操纵国家经济命脉;
焦虑时代:经济危机暴露了市场自发调节(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弊端;
里根时代:凯恩斯主义失灵,经济陷入滞涨困境。(每点2分,共6分)
共同:调整制度和政策;缓和社会矛盾;追求社会公正;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于自定一个标准对表3中的民间社团进行分类的问题,需要学生首先对表格内容有正确的理解与分析,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答案。有关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明时期这些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的原因的问题,需要学生明确本题考查的内容,这些社团的兴起是晚清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表现,因此回答需要从晚清的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分析。
(2)第二问,有关于据表4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政治参与的特点的问题,依据材料中的“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的前列,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可得出正确的答案。有关于概括并说明材料二中对大革命时期妇女政治参与的两种评价有何不同的问题,归纳两者言论的观点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危机
(3)第三问,有关于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3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的问题,需要依据图片上的时间来分析解决。第一个时期是美国进入垄断时代现象,这个时代存在的问题是垄断组织对国家政权控制的问题。第二个时期是一战后经济大危机时期,所以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度过危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第三时期,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以后,这个时期是二战后经济危机过后的滞胀时期,这个时期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弊端暴露的时期,所以国家政府解决的问题是减少干预,缓和矛盾等。有关于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上有哪些共同之处的问题,需要依据本题的第一小问的答案来分析归纳总结。美国不同时期的政策的调整都是为了解决国家的发展问题,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是为了缓和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等。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农业的主要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