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雅典把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不得动其财产。其中渗透出的基本原则与古罗马法律原则相符的是
[? ]
A.不告不理的原则
B.民主集中的原则
C.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D.人人平等的原则
2、判断题 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
①人民主权 ②轮番而治 ③比例代表制 ④少数人的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判断题 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说:“法律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这表明了他的法律思想中的
A.人人平等思想
B.公正至上的思想
C.自然法的思想
D.理性至上的思想
4、判断题 (20分)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 三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清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8分)
(2)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2分)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6分)综上探究,你认为法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2分)
5、判断题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其予以政治放逐。公元前415年春,陶片放逐法在雅典城邦的适用终结。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有一次在放逐投票的时候,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在陶片代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这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他;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问题:(10分)

(1)陶片放逐法实施时期,古希腊历史具有什么特点?(2分)
(2)通过阿里斯提德的故事,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8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