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精辟的箴言。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致良知,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
A.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B.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荀子
C.孟子、朱熹、李贽、黄宗羲
D.朱熹、王夫之、顾炎武、董仲舒
2、判断题 古代一位思想家在回答友人的问题时说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位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3、判断题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2009年11月,由庐山白鹿洞书院国学院举办的“白鹿洞讲坛”首次在京隆重开幕。讲坛主旨为“实用国学”,强调将古代经典应用于现代人的生活中,赋予古典文化无穷的现代实用魅力,被业内人士称为国学界的“文化博鳌”。穿越时空回到800多年前,朱熹在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

[?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
B.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C.人性本恶,主张教化人心
D.存天理,灭人欲
5、选择题 朱熹的“心性论”和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的相同点是
A.认为“性本善”
B.认为“性本恶”
C.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
D.强调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