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
A、皇位世袭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权至高无上
D、郡县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B、C三幅地图分别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什么地方行政管理制度?(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4分)
(3)以上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体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如何?(2分)
(4)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二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封泥各属于哪一类? (2分)
参考答案:
(1)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共6分)
(2)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选贤任能 ;
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皇帝任命(共4分)
(3)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地方听命于中央。(共2分)
(4)材料二是二手史料,封泥是原始史料。(共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掌握。首先要分析历史地图的内容,确定属于哪一个朝代,再结合该朝代的行政区划回答。由图可知,A是周朝时期的,实行的是分封制;B是秦代,实行的是郡县制;C是元代,实行的是行省制。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异同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首先要分析题目的要求:从依据和方式两个角度归纳其异同。然后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总结。如材料“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揭示了其异同。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首先要明确每一个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产生方式、权力大小、官员的来源及其与中央对关系,从松散的分封制到严格的郡县制,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研究中史料的甄别与运用。回答时,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史料的来源及其价值。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属于历史讲义,是典型的二手资料;而材料三的“封泥”则是原始史料集一手史料。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区划的沿革·分封制与郡县制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是商周时期的人物,其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 ]
A.甲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被公认为“德才兼备”
C.丙是西周王族的后代,但智商低下
D.丁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曾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为此秦开创了( )
A.郡县制
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
D.中外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