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03年,梁启超曾记载:(此电)由大西洋发,循前此欧洲与东方通行之旧线至马尼刺,复由马尼刺用新海电至旧金山,经美洲大陆复还纽约。发电时十一点五十五分,接电时间十二点四分三十秒,相距仅九分零三十秒。他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一项新发明
A.电报
B.电车
C.发报机
D.电磁感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电)由大西洋发……发电时十一点五十五分,接电时间十二点四分三十秒,相距仅九分零三十秒”说明应是电报,材料描述了电报的快捷通讯功能,因此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了解日本在迅速西方化方面取得真正秘密的历史学家,也掌握着远东近代史的历史线索。”以下贯穿远东近代历史最普遍的线索是
A.学习西方,走工业化的道路
B.学习西方走民主化的道路
C.学习西方,走殖民扩张的道路
D.学习西方,走民族解放的道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远东最普遍的线索是学习西方的近代技术,走工业化之路,把工业化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如中国的洋务运动,故选A。B项错误,政治民主化往往是近代在学习西方的技术兴办你近代工业的失败的基础逐渐领悟到政治近代化的作用的;C项错误,远东地区除了日本走向近代扩张的道路外,并不符合其它国家;D项并不符合向日本学习的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到:“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新的社会现象是: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巨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作为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诗中描写的与“车舟”相关的内容,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这一社会现象。BD符合中国近代的社会现象,但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C属于古代社会就存在的社会现象,与题干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表示的是

A.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
B.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
C.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D.公元13世纪的蒙古帝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曾就新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一事件应为(?)
A.开国大典
B.颁布第一部宪法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紫荆花长伴五星旗”,由已学知识可知“紫荆花”是香港的代表,且“长伴五星旗”,因1997年7月1日香港不再被英国租借,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送给香港的紫荆花雕塑,其希望的花语是:中央政府希望内地与香港,就像紫荆花一样和睦、骨肉情深,永久地在一起,不被任何困难分离,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