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仅在2008元旦前后三天,欧美亚报刊上就出现了一批醒目的大字标题:英国《卫报》──《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影响》,法新社新闻网──《中国崛起迹象随处可见》,美国《新闻周刊》──《中国一个强悍又脆弱大国的崛起》,新加坡《联合早报》──《面对中国崛起西方进退失据》……。中国用“和平崛起”来描述自己的未来形象,这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
① 民为贵,君为轻 ② 人性本善③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④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判断题 “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儒家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出发,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现世和谐与社会和谐。“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
A.(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
B.(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董仲舒)“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强调天人合一
D.(程颐、朱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3、判断题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 ]
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
4、判断题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 ]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5、判断题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