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朝中期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经济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西学东渐现象出现
C.农商并重格局形成
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即可得出作者认为农业和商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国传统的思想是是重农抑商,此时重视商业主要是因为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经济决定思想文化。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 )

一日,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
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
①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②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③“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④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①②③是错误的;这与材料不相符合。通过排除法,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吉林期末)亚里士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的推想”下述思想或情形明显与其格调不同的是
[? ]
A.《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B.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
C.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蠹”之一
D.《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江南市镇产生的原因在于农村专业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农村专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加强,从而促进了市镇的产生和发展。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登州(今蓬莱)“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唐代空前繁荣,呈现出“丝竹笙歌,商贾云集”的景象,经由高丽、渤海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材料反映了登州在唐代成为北方航运中心的原因有
①军事重镇?②经济繁荣?③政治中心?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说明当时的登州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丝竹笙歌,商贾云集”说明其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因此②④正确;唐代的政治中心为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今河南洛阳),排除③,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