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材料2: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3: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请回答:
(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1分)?建国初期,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4分) (2)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分)?
(3)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1分)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我国外交的主要活动(3分) (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新中国成立后(1分)。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五大国身
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4分)
(2)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资本主义霸权地位面临着
严峻挑战;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美国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中(5分)
(3)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无敌国的全方位外交(1分)。
活动:推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
邻友好关系。(3分)
(4)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实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保证。(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联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可知是新中国的成立;第二小问联系新中国成
立初期外交关系的史实来归纳即可,可得出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主要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来分析即可,从中国和美国两个方面来分析,如中国综
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资本主义霸权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美国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3)第一小问联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可知是实行不结盟、无敌国的全方位外交;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中
“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
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推行“以
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4)旧中国“跪着”办外交说明了弱国无外交;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源于我国的国家独立和实力的
增强,这说明国家实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保证。
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
交活动·不结盟、多边外交、区域合作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10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胡锦涛强调,中国愿同日方一道努力,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持续深入向前发展。希望双方根据中日4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精神,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维护两国关系政治基础。对中日关系,麻生太郎也多次提到了“共同利益”这个词,并表示,中日两国开展互利双赢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材料三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8年12月13日在日本福冈会见了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温家宝说,今年中日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扩大了共识,增进了互信。双方共同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和举办“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日方积极支持中国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密切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从图一到图二中日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分析图二现象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如何才能使中日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和日本均属东亚重要国家,两国关系的发展意义重大,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三所示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发展历程:1937年至1945年,中国进行了8年的抗日战争,最终战胜日本,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对中国进行孤立封锁;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社团、人士的推动;日本政府为寻求在政治和经济上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位。
(2)正视历史事实,吸取历史教训;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睦邻关系,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开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
(3)图二:揭开了两国睦邻友好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图三:有利于两国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意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可谓“一波三折”。但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仍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B.中美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利害冲突?
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在逐渐消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先后与中国建交。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建国初采取这一方针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50——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注:+为顺差,-为逆差)
?——摘自杨国昌《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70年代西方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边倒”方针。客观原因:二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2)变化: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西方经济格局由战后美国独霸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影响: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
(3)国际形势、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图片能够说明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邓小平与卡特
在白宫阳台

②中国维和部队
在黎巴嫩

③朱镕基会见欧盟
领导人

④参加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