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是1880~1910年中国部分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变化(%),对图表信息的正确解读是
年份
| 棉布
| 金属和矿物
| 机械
|
1880
| 24.9
| 5.5
| ——
|
1890
| 20.2
| 5.7
| 0.3
|
1900
| 21.5
| 4.7
| 0.7
|
A.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扩大? B.近代中国工矿企业有所发展
C.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通过材料数据可知,除机械进口稍有增长之外,1880——1900年我国对棉布、金属和矿物的进口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我国自身工矿企业有所发 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因此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所列进口商品在三个时间段的总量对比数据,因此无法判断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呈扩大趋势,故排除A项。一战期间(1914——1918)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因此 C 项排除。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的时间是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西方加紧侵华,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亦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对“八年快速发展”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B.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
D.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特别注意其中的关键信息——1912年至1919年八年,首先A项不对,因为自然经济早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解体,而不是迟至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早在19世纪60、70年代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所以这8年快速发展应该和B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D项中南京国民政府应该是在1927年才建立,这8年应该是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期间,排除D。答案为C。
考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尤其是一些细节问题要注意,如南京国民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区别,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细化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 ]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
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张之洞说:“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这表明张之洞主张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军用、民用工业并重
C.优先发展基础工业
D.推动国民经济军事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张之洞认为“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特别强调创办钢铁工业对于发展近代工业和强国富民的重要意义。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2——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
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
C、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D、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