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2分)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2分)
(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2分)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2分)
(3)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2分) 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2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宋朝的经济作为突破口,考核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影响,特别通过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强调学生、调动和运动知识的能力。第(1问)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来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有的特点,材料一的三段文字材料分别反映了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被打破;饮食服务娱乐设施完备;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第(2)问,结合材料二,回答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从材料二中可了解宋朝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第(3)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回答两位史学家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材料三中内藤湖南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隋唐时期陆路交通线和海路交通线都可到达的地区是(? )
A.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B.南亚次大陆、南洋诸岛
C.南亚次大陆、日本列岛
D.朝鲜半岛、南亚次大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陆路交通线和海路交通线都可到达的地区是朝鲜半岛、南亚次大陆;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
A.明代棉纺织的发展
B.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C.南方农业生产比北方发达
D.商人买贱卖贵的普遍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北方棉花种植普遍,南方棉纺织业发展迅速,织布业比较发达,所以出现北方的棉花作为原料大量运往南方销售,而南方的棉布则大量销往北方,这说明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故B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论文。该论文的子标题不可能包括
A.庙会集市的空前繁荣
B.都城汴京的街市店铺
C.著名商帮的迅速兴起
D.草市的饮食服务设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宋代商业发展的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大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宋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打破了“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草市。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北宋到南宋初,为了对商人征税,各地在税务官下设立“专栏”,对商旅进行严格的盘查。高宗绍兴年间,长江沿岸的税务增加栏头,对商旅进行非法缴租……税务专栏人员下面还有许多打手,“设弓罗箭,如待寇至”,商旅一到,他们就大打出手,在正常商税之外另有勒索。
材料二?南宋之时,不少人已逐步改变了以前人们把工商业称作末业的看法,而认为“士农工商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并说这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事实。?
材料三?北宋熙宁年间,岁入缗钱六千万,南宋熙丰年闻为六千五百三十万缗,略高于北宋。北宋庆历中,每年商税收入为一千九百七十万缗,熙丰年间更多一些,约占缗钱的三分之一。?——《简明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商业税收成为宋朝政府的重要财源。原因:政府对商人征收重税;商品经济的发展。
(2)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对商业的看法改变,商人地位提高。
(3)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观点对商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终将发展起来。
本题解析:解答该题目的关键是注意从材料三中总结出“商业税收成为宋朝政府的重要财源”。其次,注意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