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剧照,主演是京剧名家谭鑫培。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全部错误的是
①从剧照看,谭鑫培演的应该是净角
②当时人们观看这部电影时,应该能听到京胡的伴奏
③电影《定军山》将京剧和电影结合,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④这说明民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图片
?
图片一 元杂剧壁画?图片二 同光十三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杂剧能够兴盛的原因?
(2)图片二反映了同治光绪年间的什么戏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剧种的艺术特色。
(3)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看法。
参考答案:(1)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为了满足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也为适应统治阶级娱乐的需要;元代疆域广阔,民族间交流频繁;元初废科举,许多文人与民间艺术相结合。(6分,答出三点即可)
(2)京剧。(2分)。特色: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当化妆都有一定谱式;表演都有一定程式,多采用虚拟性动作,虚实兼备、形神兼备。(4分,答出两点即可)
(3)传统戏剧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国粹”,应发扬光大。
传统戏剧与现实生活距离太远,难以接受。(2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第(1)问可从元杂剧兴盛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出发,从时代,经济以及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来阐述和分析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戏剧有不同的意见。对传统文化应加倍珍惜,发扬光大,更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编京剧的伴奏已在传统的锣鼓丝弦中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经过这样的改变,京剧不再姓“京”②中国传统乐器本来很多是外来的,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③外来元素的加入会破坏本土文化④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旧中有新”同样也是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
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 )?
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特色的了解。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是中国戏曲表演的一大特点,是虚拟化的、象征性的,同时给观众带来丰富的想像。故选C。
点评: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
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C.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及理解分析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A 与题意无关,C只强调了继承,没有体现吸收借鉴,D表述不准确。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