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 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赫鲁晓夫执政史》等
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以来有三种主要的社会学说,据此,各国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阅读以下表格,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 ]
A.德国、英国、苏联?
B.苏联、德国、英国 ?
C.英国、德国、苏联?
D.英国、苏联、德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粮食问题占有重要地位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产品
C.禁止农产品的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史实,联系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在农业方面的主要内容,分析选项,B项内容属于新经济政策,C项内容属于战时共产主要政策,关于D项内容,题干两项经济政策都没有涉及,而在这两项经济政策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都把粮食问题放在重要地位,答案为A。
考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同时,学生要准确掌握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 ]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中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由此可见,该采访录反映的是
A.巴黎公社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俄国十月革命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反对战争”、“要和
平”、“要面包”、“要土地”、“ 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的信息与俄国十月革命相符,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颁布了《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