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如果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
C.为商业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了联结人类文明的新航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故A、C、D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是发生于15、16世纪之交,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既是一次生产技术的变革,也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故B项不正确。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人类的近代史,在西方史学界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中西史学的交流不断加强,中国史学界对新航路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高考试题主要通过以下角度考查新航路的开辟:(1)史观的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有罪恶说,也有进步说,其争议的根本之处在于史观的不同。文明史观强调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一般对新航路开辟给予较高的评价,而革命史观则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给美洲人民带来的灾难。(2)中国的角度:新航路开辟与中国联系密切,首先中国的罗盘针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其次,中国没有抓住新航路开辟的机遇,仍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伍。(3)世界市场的角度: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它与三次科技革命一起构成了一幅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蓝图,高考命题站在这一角度结合三次科技革命,要求学生分析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马可波罗行纪》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介绍世界地理知识
B.使欧洲人向往东方的财富
C.引导欧洲人走向世界
D.介绍航海技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马可波罗行纪》的主要影响要置于新航路的开辟的社会背景中去理解。A、D项不属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消费结构大致经历了煤炭替代传统生物能(木材)、石油替代煤炭以及目前的化石能源为主、多种新能源互补三个阶段,导致“石油替代煤炭”的决定性因素是(?)
A.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D.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 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 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 背离史实,不足为信?D 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进一步消灭了等级观念,贵族头衔成为无用之物。因此材料是符合史实的。故选A。其它各项均不对。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等级关系的冲击。工业革命不仅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原来的等级秩序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复存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恩格斯在《1845和1885年的英国》一文中指出:“英国享有了将近一百年的工业垄断,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扼要说明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2)英国工业的垄断地位为什么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
参考答案:(1)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地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18世纪中期到了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力。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处于“世界工场”的工业垄断地位。
(2)垄断地位的丧失: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英国经济的发展缓慢下来。
原因: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资产阶级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榨取超额利润,而不愿用来更改设备,采用先进技术。英国拥有众多的殖民地,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也能获取巨额利润。
本题解析:(1)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实际上是指其世界工厂的地位,那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将其形成过程表述清楚即可
(2)英国工业垄断地位的失去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我们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析清楚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什么相对落后了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