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实现了“坐拥天地”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得益于计算机网络帮助,最早出现于
A.二十世纪40年代
B.十九世纪末
C.二十世纪50年代
D.二十世纪60年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通过下列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A.新中国一直“重工轻农”
B.“一五”期间经济形势不如建国初
C.“左”倾错误政策对经济冲击较大
D.改革开放初期数据严重失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通过材料中的经济增长的变化,在60年代后呈现出负值增长,这是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导致的,所以C正确,B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
A.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B.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可以看出作者把均田制的破产原因归结为人口的增加,联系史实可知,均田制之所以被破坏原因在于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故作者未能正确的分析均田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均田制
点评:均田制的瓦解,唐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盛行,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政府已无地授田。同时,唐政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或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而投靠贵族官僚地主为佃客。“丁口滋众,盲无宋田”,德宗建中元年(780),两税法颁布,均田制最后瓦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宋代新儒学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它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主要是因为它汲取了下列哪些思想中的有益内容
A.道教、佛教
B.法家、墨家
C.墨家、佛教
D.法家、道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新儒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A.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B.行业竞争激烈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看表格可知,从1870年到1900年,工人人数、产量、投资额都在大幅增长,但是企业个数却在下降,这说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也由于行业竞争,出现了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出现了“大企业”(即垄断组织),故A正确。D项的“劳动生产率”只与工人总数、产量有关,但与企业总数、投资额无关。故D错误。B项非“主要特征”。C项明显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