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材料一?梁启超将变法的过程描述为康有为由布衣而卿相的个人发迹史,将清政府陆续推行的新政缩减至康有为主导的“百日维新”,将康有为思想诠释为戊戌年新政运动的唯一指导思想,将政变的原因约化为主维新的光绪和主守旧的慈禧之间的帝后党争。这些观点在现行的叙述中演变为: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主要领袖,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构成的维新派是当时唯一的进步力量,康有为的思想是变法的主导思想,他多年奔走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并最终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于1898年推行了短暂的新政。
——余音:《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曾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某班组成了三个兴趣小组对这两个派别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证,结果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
(1)材料一中梁启超将“康有为思想诠释为戊戌年新政运动的唯一指导思想”,梁启超这样评价的依据是什么?试简要说明之。
(2)材料二中的三个结论,只有一组是准确的,请加以判断并简要论证。
第一组
| 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
第二组
| 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
第三组
|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参考答案: 答案:(1)维新变法前夕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对于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他的“托古改制”理论把孔子奉为变法改制的祖师,以此论证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以“三世”说来强调中国应由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的必然性。他的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影响最大,故而梁启超认为其思想是变法的“唯一指导思想”。 (2)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异曲”: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 “同工”:都主张学 西方,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救亡图存。 “殊途”: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同归”: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以上四点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发表在 A.《时务报》上 B.《中外纪闻》上 C.《国闻报》上 D.《循环日报》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发表在《时务报》上。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的标志是: [?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成立 C.《中外纪闻》创办 D.《定国是诏》颁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4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2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6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1)同:都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2分) 不同:康有为主张借用孔子权威实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文化。(2分) (2)体现: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2分) (3)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2分)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2分) 影响: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3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本题解析:(1)从材料“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可以看出常州学派的刘逢禄否定《左氏春秋》的真 实性,康有为的主张很明显可以看得出也是否定改书的真实性。二者的不同之处是二者否定的目的不同。(2)梁启超倡民权,在百日维新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能体现其主张。(3)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材料一中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材料二中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材料三中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可根据所学来回答。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引进民主制度,在中国倡导民权。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维新变法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