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对俄国和日本构成挑战的外部因素及其各自面临的内部挑战。(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俄国的改革相比,日本社会改革的突出特色及其成效。(4分)
参考答案:
(1)外部因素:工业文明的挑战及冲击。(2分)
内部因素:俄国:农奴制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2分)
日本:幕府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面临全面的危机。(2分)
(2)特色:在推翻幕府统治的基础上进行;“脱亚入欧”。(2分)
成效:迅速成为亚洲强国,摆脱了民族危机。(2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经济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打败;而日本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两国都面临着工业文明的挑战即冲击。就内部因素而言,俄国的农奴制阻碍社会的进步;日本的幕府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2)19世纪中后期,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改革。俄国改革是在沙皇政府主持下,废除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明治维新是在推翻幕府统治的基础上进行;“脱亚入欧”。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
材料二?废除农奴制后,农奴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农民们还时常在大街上嚼食面包和大葱。

(1)导致材料一中农民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
?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
参考答案:(1)原因:“二一九法令”颁布后,农民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还可以通过赎买获得土地。说明: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民为赎地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且受到村社的束缚。
(2)现象:俄国经济发展迅速。原因: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使得工业发展有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贵族地主通过改革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一位君主在西方考察时,时而扮作水手,时而扮作木匠,总是在不停地做工。这位君主是
[? ]
A.彼得一世
B.康熙大帝
C.路易十四
D.明治天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除了要继续受到地主高额的土地赎金剥削之外,破产之后的农民成为城市游民被迫进入资本家的工厂做工还要遭受资本主义的压迫,答案选A,B C D三项表述过于片面。
点评: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②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③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本题的考查角度是③。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后期俄国资 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但也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 )
①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欧国家和美国 ②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③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等几个主要地区 ④主要工业部门手工劳动占统治地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世纪后期,俄国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转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