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10.B
本题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没有发生根本变革。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其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使儒家思想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C.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封建统治 D.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专制皇权,防止暴政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优选法对备选项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理论基础,而大一统的实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与其他备选项相比,B项程度最深,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16分) 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帝国议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4分) (2)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2分) (3)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规定有什么不同点?(4分) (4)结合当时两国政治形势,探究形成材料二和材料四两国民主政治各自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 (5)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2分)
参考答案:(1)1787年宪法或美国联邦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权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 (2)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2分) (3)不同点:英国国王是虚君(或虚位元首),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德国皇帝权力巨大,议会受皇帝控制。(4分) (4)不同原因: 法国: 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于德国较快②人民坚持民主斗争,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德国:①容克贵族的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软弱;未经革命洗礼,②自上而下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统一又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4分) (5)选举和议会立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10分)自周代以后,我国开始确立了一套地方行政制度。秦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汉代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继承秦代地方制度的同时也部分恢复了周朝旧制。到了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开始设立行中书省,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按示例完成周、秦、汉初、元四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空格填写。(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
参考答案:(1)分封制或封邦建国制;郡县制;行省制。(6分) (2)总体上呈现中央集权的趋势,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郡县制与分封制在历史上交替出现,说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该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自然灾害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