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9-25 11:57: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①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②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③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
2、判断题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 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 历史教材 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 (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 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 ④篇幅在400字左右
3、选择题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①负责管理军务 ②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③执掌群臣奏章 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4、判断题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良西向侍。”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座位尊卑表述正确的是
[? ]
A.最尊者坐北向南,其次是坐南面北,再次是坐西面东,最卑是坐东面西
B.最尊者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东面西,最卑是坐南面北
C.最尊者坐东面西,其次是坐西面东,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北向南
D.最尊者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5、判断题 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人口普查公报,我国总人口超13.39亿,10年增7390万;男性占总数51.27%,女性占48.73%,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对这种观念、渊源表述正确的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礼仪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