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经过土地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
①分到了田地 ②分到了地主的全部财产
③摆脱了封建剥削与债务 ④摆脱了政治压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革命作用的理解能力。②项“分到了地主的全部财产”不正确,农民分到的是地主的牲畜、房屋、土地,而现金、金银器等交公,因此A、C、D三项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一歌词是“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墙铁壁,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这支军队应是
[? ]
A.新四军
B.八路军
C.义勇军
D.抗日联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甲午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的目的是扶持清廷,消灭洋人,故一开始得到清政府的扶持.“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出自义和团运动期间,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40年代,中国革命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一转变有何特点?为什么?与20世纪初的革命转变相比,有何本质的不同? ?
参考答案:转变:①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由单纯的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革命演变为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②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革命实现了转变。?
特点:中国革命的转变是被动的、是在转变条件不成熟的条件下被外力催生出来的;一开始民主革命并非由资产阶级领导,仍表现为旧式的农民革命。?
原因:①中国民主革命的到来,并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极其缓慢,没有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鸦片战争以前,资产阶级没有成长壮大起来,不可能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民主革命;明清之际的思想尽管具有民主色彩,也不可能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过程,中国近代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欧风美雨的产物。②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力雄厚,迫切需要原料和市场;目睹中国清政府腐败落后,因而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
与20世纪初的革命转变相比,它是革命性质的转变;20世纪初是在革命性质不变的情况下领导阶级的变化。
本题解析:此题着重考察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之一棗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揭开了序幕。民主革命应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不具备发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社会条件;而在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半”个19世纪,民主革命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生产力落后是中国没有自发产生民主革命的基本原因;民主革命一开始没有先进阶级领导,则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晚,还未发展起来的缘故。此题还把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比较。解此题关键是弄清楚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基本国情:落后以及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此题选取“革命转变”为考察对象,角度新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孝经》
材料二 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蒋良骐《东华录》卷五
材料三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张枬《论辫发原由》
材料四 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
——《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4分)
(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或做法?有何相同之处?(4分)
(3)据材料四,建国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人伦(亲亲、血缘)角度,(2分)爱惜自己的身体发肤就是孝。(2分)
(2)认识:剃发留辫就是归顺清王朝;剪辫就是支持排满革命。(2分)相同:将辫子问题政治化。(2分)
(3)由单调到丰富多彩,由从众到个性化,与世界时尚同步。(2分,任意两点2分)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自由,社会生活水平提高。(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即可认识到中国人从人伦、血缘的角度看待自己身体的。
(2)据材料二、三“顺治二年(1645年...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即可概括出在头发问题上的相同之处,以及两种不同的认识或做法。
(3)根据材料四“...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即可概括出建国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然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