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联系《南京条约》的内容,在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自此之后上海发展速度加快。故此题应选A项。BCD项都与材料上海和香港的发展情况关系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两国相互勾结,支持阿古拍入侵并分裂新疆。当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足。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他强调新疆的安危关系到蒙古、陕西,山西、甘肃乃至京师,必须收复;就目前形势而论,列强还不至于在沿海挑起战争,而收复新疆却是燃眉之急,即使论军饷,海防本有经常经费,而塞防经费却是极端匮乏。
一一摘 编自《从海防与塞防之争浅析清政府的政治决策》
1875年5月,(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为了西征,不惜大肆举借外债。据学者研究,每年光利息就白白流失几十万两白银,而偿还利息的总和,可以再建立一支稍弱于北洋的舰队。左宗棠西征的目的固然值得肯定,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但是世人有不同的看法,如刘坤一、谭钟麟等人说“左相亟欲收复伊犁,以竟全功,不顾东、北两路,赤非公忠体国之道也。”
一一摘编自张学亮《左宗棠传》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左宗棠对国防问题的认识及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左宗棠的国防措拖。(7分)
参考答案:
(1)认识:海塞防并重;突出强调塞防的重要性;塞防军费经常化。(6分)
措施:督办新疆军务并收复新疆。(2分)
(2)粉碎了俄英的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控制;(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但耗费大量的财力,给海防造成一定不利影响。(1分)
本题解析:
(1)材料中左宗棠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他强调“新疆的安危关系到蒙古、陕西,山西、甘肃乃至京师,必须收复”;“海防本有经常经费,而塞防经费却是极端匮乏”,塞防军费应同海防军费一样经常化。采取的措施是奉命督办新疆军务并收复新疆。
(2)该问考查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史观,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评价左宗棠的国防措拖: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俄英的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但耗费大量的财力,给海防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6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我们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摘自新华网(2005年)
材料三? “35年前,中日老一辈政治家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战略决断,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揭开双边关系的新篇章。35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决断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温家宝总理出席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中国的钓鱼岛
钓鱼岛位于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处处。大陆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东偏南约385公里(208海里)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概括日军侵华暴行。(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2分)
(4)对于日本政府2012年的非法购岛行为,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暴行:研制化学武器和实施细菌战;南京大屠杀。(2分)
(2)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2分)?地位: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1分)
(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有利于促进了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2分)?
(4)修改历史教科书;日本首脑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等(任意答出两点可得2分)在中日关系上,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警惕与抑制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积极发展中日和平友好关系。(2分)(学生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图一反映的是日本731部队,研制化学武器和实施细菌战;图二反映的是1937年底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2)根据材料信息“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有利于促进了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日关系逐步改善,实现了正常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日本国内小部分右翼势力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给中日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日本方面应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警惕与抑制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积极发展中日和平友好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 ]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
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提出的最低革命纲领要求: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的实践来看,这里所说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就是指
A.资产阶级共和国
B.社会主义共和国
C.新民主主义国家
D.实行多党制的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的实践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