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2、判断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
[? ]
A.取得了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的权力
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取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力
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力
3、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十五、十六世纪开始的“东西方碰撞与交融”到清代的康熙中后期,却突然沉 静了下来。从表面上看,H世纪后期直至19世纪初期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西方技民主义 者无暇顾及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世界,为清王朝的发展提供了 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但是在15、16世纪“世界史整体格局”已经形成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安定环境并不能给清 王朝带来真正的发展机遇,相反地,它更隔阂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了解与联系。当时,传统 中国应对的最好方式,是需要不断的“东西方碰撞与交融”,在碰撞与交融之间逐渐适应世 界历史的前进。但遗憾的是,中国没有主动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从而使得中国与西方的“碰撞与交融”突然沉静了下来,这无疑使清王朝的中国失去了调整自身、适应世界历变迁的持续性的机遇。
—摘编自陈支平《以世界史视野看清代的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作者关于影响清朝发展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得当。)
4、判断题 1913年7月8日,“驻汉口的英国领事用一种典型的上流阶层关于‘人民’观念的口吻指出:‘对于北方军事力量,湖北人民是把它作为法律和治安的一方来寄予同情的。’在长沙,‘大部分绅士,实际上整个商界’,持有同样见解”。这段材料说明?
A.民主共和观念并未深入人心
B.二次革命缺乏坚实群众基础
C.袁世凯政权有广泛社会基础
D.国民党迅速分化、力量涣散
5、判断题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中国共产党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A.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建立人民的政权
C.掌握革命领导权
D.从城市转往农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