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大带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为此,人民解放军首先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是
[? ]
A.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发动辽沈战役
D.发动渡江战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 ]
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D.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
[? ]
A.决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B.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号召工农红军和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1分)2012年1月1日,中美建交迎来第33个周年。回顾中美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奥巴马执政百日》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 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效法美国”的?(2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哪一规定与美国政治体制不同?(1分)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1分)
材料二? 1943年,美国罗斯福指出:“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作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 ——引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3)根据材料二,说说二战期间美国对华的政策。(2分)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因。(2分)
材料三? 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隧道口的光亮”。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分水岭”?(2分)
(5)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中美处理双边关系的根本出发点。(1分)
参考答案:(11分)(1)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答出“三权分立”这一核心内容即可给分)(2分)
(2)实行责任内阁制(1分)。限制袁世凯权力(或防止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1分)
(3)与中国联合结成同盟;树立中国的大国地位。(2分)
原因:中国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有利于美国(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减轻其压力)。
(或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
(4)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分)
(5)国家利益。(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借用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语,其真实意图是
A.反清复明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满兴汉
D.反对民族压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两项都是一些会党的主张,C、D两项较难分辨。要从革命性质来看反对满洲贵族压迫应包含在反封建统治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