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假设你哥哥今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学院,他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就向你介绍新中国关于铁路事业发展的历史,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后,大力改造沿海干道
B.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
C.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D.机车、铁路技术改造成为发展铁路事业的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同西北和西南的联系,所以A的说法错误。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B的说法错误。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C的说法也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科学、知识和社会技术的进步,要求用一种更加理性的方式来解决国际问题,而不是用冲突和争斗的方式。全球性的现代化努力和使所有人都过更好生活的努力,使各民族具有了一系列共同的关注和追求。总之,这些价值观和利益把人类统一起来了,并正在取代那些历来分裂人类的因素,这些因素曾是战争和暴力变革的根本原因。或者,正如英克尔斯所说的,“统一的世界文化的出现”是一个事实,人类思维的转变正在发生,这将可以避免为民族利益而发生的非理性争斗。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
材料二?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的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中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美] 萨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材料一中 “统一的世界文化的出现”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提出的核心观点有何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作简要评价。(6分)
参考答案:
(1)现代科学、知识和社会技术的进步;全球化的推动;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教训,人类思维的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等。(4分)
(2)不同:材料一,人类文明趋向统一;材料二,人类面临文明的冲突。(2分)
评价: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朝多极化及多文明的方向发展;人类文明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相互交融;作者只强调了不同文明间的差异和冲突,忽视了文明的共存发展、相互交流和借鉴。(6分)
本题解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此类问题可将材料按照标点符号可分为四部分,将各部分逐句概括,因素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社会技术的进步;全球性现代化的推动;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教训;人类思维的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等。
(2)与材料一吉尔平的人类文明趋向统一观点相比,亨廷顿更突出人类文明的差异性;材料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会减少,亨廷顿认为人类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评价亨廷顿的观点,要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正确对待文明之间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为抵抗日本侵华,捐购飞机的民族企业有①天厨味精厂②保晋砂务公司③保兴面粉厂④宁波旅沪同乡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根据教材相关所学回答即可,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并且参与救济难民,维持上海的社会治安。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捐赠巨款以作训练航空人才之用;天厨味精厂捐购“天厨”号战斗机一架;宁波旅沪同乡会等五团体捐购飞机五架,并声明该机不供内战之用。选D 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实际起着国际组织的作用。它后来演变为
[? ]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①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 ②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
③既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 ④如果你考试合格的话,可以到政府任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时间信息,即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①不可能。汉武帝时期地方教育系统已初步形成,举贤良,重用儒生,故②③④说法都是正确的,因此,正确选项为C,排除AB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