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关于隋唐书法艺术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隋唐盛世的出现,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
B.隋唐书法艺术在风格上呈现多样性
C.柳公权、颜真卿的书法为狂放不羁的草书
D.注重法度和规范是此时期书法的特征之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柳公权、颜真卿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所以C项不正确。
点评:此考点还可以设计为:下列有关唐朝绘画艺术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是基础?
B.凸显个性的文入画开始出现?
C.手法创新,题材多样,画派众多?
D.吴道子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亲临泰山封禅,并命丞相李斯刻石以纪功。如果让你从书法的角度评价李斯所刻铭文,你认为下列哪一说法最准确
A.圆润纤细,布局均匀,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B.起笔、运笔、转折、收笔,都能曲尽其妙
C.注重规范法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D.自求个性而忽略法度,有意无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是描述了秦朝字体小篆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图为我国古代某文物图片,图中文字 ( )

A.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B.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是最早的全国统一标准字体
D.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字体是小篆,秦朝以它为标准统一全国,是最早的全国统一标准字体。 故选C。A项应该为甲骨文;B项隶书是在秦朝朝时出现,晚于小篆;D项说法错误,小篆以实用性为主,兼具书法的美感。
点评:汉字与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原始社会出现了一些刻划符号,是汉字的雏形;在商朝时期汉字成熟,突出的表现是甲骨文;在西周时期出现了金文,是刻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在秦朝统一全国后,以小篆统一天下文字。后来书写的方便起见,发明了隶书。自此以后,汉字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还逐步发展起来了光彩夺目的书法艺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8年11月烟台市高二期中22题) (13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创作者的心声、社会的喜好、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其中,向世俗化的转变即是特点之一,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阅读下面图片:



?
《连年有余》
请回答:
(1)以上图画或文学作品,能体现世俗化的有哪些?(3分)
(2)任选两个加以说明。(4分)
(3)试分析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 《清明上河图》《连年有余》《二拍》。(3分)
(2)《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市井的生活情景;年画《连年有余》想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小说《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更贴近民众生活。(任答一点2分,满分4分)
(3) 原因: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印刷术的不断提高;传统重商意识逐渐淡化。(6分,任答三点即得满分)
本题解析:
第一问“世俗化”应是反映民间风情,贴近市民生活的作品。第二问从作品反映内容来思考。第三问从经济、观念、社会状况等角度来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所述绘画为文人画,文人画注重意境,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由此可知为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