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可以看出这是指的都江堰。故选A。B项是汉武帝时期建立的,是在关中地区;C项是在隋朝时期修建的,连接的是北京到杭州;D项是在河北。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结论错误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到“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可以分析出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故本题选C项。A、B、D与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记载“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由此可知
A.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社会共识
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正统地位
D.明清时期商人地位远远高于儒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内容说明了明清时期“士”与“商”紧密融合在一起,这是对中国传统的四民秩序的一个重大变革,答案选B,A C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明清社会的实际状态。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