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嘹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回答:
(1)明清两朝对海外贸易的政策有什么相似之处?(1分)
(2)明清政府的政策制定分别出于什么样的考虑?(2分)
(3)明清政府推行这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1分)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4)你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些政策的影响?(4分)
2、选择题 “凝聚力量,成就未来”是首届“时代徽商高峰论坛”的主题思想。这也是400多年前古徽商的“徽骆驼”精神的体现。形成该精神的根本原因是( )
A皖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 B明清商品经济极为发达
C徽商拥有丰富的经营之道 D宋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3、选择题 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
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
交往
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