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
①裁汰冗员②废除八股取士③设立农工商总局④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趣,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趣”。诗人的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中国近代:
[?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有片面性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后,中国业已醒来。
——《中国先睡后醒论》
材料二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为“寻求自强”而进行的重要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践活动没有使中国“醒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所述中国人的“西方梦”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材料三中所述的具有“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这一特征的历史事件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
A.民主与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
5、判断题 陈独秀说:“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曰忠、日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材料反映了
[? ]
A.儒家思想第一次遭到严厉的批判
B.20世纪初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
C.新文化运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D.向西方学习中资产阶级的困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