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一位英国人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败、败坏和毁灭不幸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这表明?
A.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人道
B.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鸦片贸易加剧了清政府的腐败
D.鸦片贸易严重摧残人的身心健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近代史中的两大罪恶贸易分别是鸦片贸易与奴隶贸易。在奴隶贸易中,奴隶本身是需要得到保护的。因此,奴隶的肉体没有被摧残,奴隶的品格与思想没有被败坏。而鸦片却摧残了中国人的身体,腐蚀了中国人的品格,败坏了中国人的思想。从材料中“鸦片贩子在腐败、败坏和毁灭不幸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可以看出,鸦片贸易严重摧残人的身心健康。奴隶贸易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做奴隶,并不人道,A项错误;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
考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点评: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鸦片对中国人的伤害是全面性的。同治年间,中国吸食鸦片人口达4000万人,占总人口的1/10。当时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5%,而中国消费的鸦片,则占世界鸦片总产量的85%。鸦片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到1932年,中国吸食毒品的人数为8000万,占当时人口的16.8%。在四川,有70%的成年人是鸦片吸食者。在云南昆明,不到30万人口中鸦片成瘾者有6万多人,占20%。今天生产“红塔山”香烟的云南玉溪,当年吸食鸦片者占全县人口的30%。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地点是( )?
A.中国东北
B.日本马关?
C.朝鲜海域
D.中国山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该
词所反映的历史阶段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的考查。从“蒋桂战争”、“军阀重开战”、“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和“分田分地真忙”的关键信息分析可知,红军利用军阀混战时机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故B项正确,排除AC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称,中国人说的“革命”一词,译成我们的语言为revolution,中华民国时代采用了它,字面意思是“收回授权”。一位统治者失去了这种不可缺少的保护,兢不得不退位。这里的“保护”指的是
A.君权神授
B.三纲五常
C.清静无为
D.天赋人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材料中的“一位统治者失去了这种不可缺少的保护,”,指的是革命“收回授权”,即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选项中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图一 图二 ? 图三
A.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和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以民主和法治为线索,综合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图1是由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图2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于1949年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图3是全国人大于1954年通过的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因此,ABC项对三部法律的时间、颁布或制定的机构和性质表述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图1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高潮之一,图2并不是标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而应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这一说法错误,图3是处于过渡时期,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