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古代农业耕种技术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革命是
A.牛耕
B.铁家具
C.翻车
D.筒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铁农具,铁犁的使用对提高耕作效率和耕作质量起了重大作用,但使用铁犁所需动力也较大,人力难以适应需要,因此迫切要求解决拉犁的动力问题,于是畜力就作为一种牵拉动力应用到耕作中来了,而当时牛是拉犁的主要畜力,牛耕即应运而生。因此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歌谣中“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说明小农经济典型的经济特征封闭性,故本题选择C项。A说法错误;B材料反映是畜牧业;D无从反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和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
[? ]
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
C.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
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史实,其中因果对应关系正确一组是?
[? ]
A.刀耕火种→奴隶制经济形成
B.铁犁牛耕→井田制形成
C.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D.石器锄耕→小农经济的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王景)迁庐江(位于安徽)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的这段记载反映当地
A.大力治理黄河基本消除了水患
B.采用铁犁牛耕提高了农业产量
C.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D.农民丰衣足食促进了商业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王景之前,庐江地区百姓不知道牛耕,因此很多土地并未得到开发,王景教民犁耕,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产量也提高了不少。故选B。A项材料并未体现治理水患的问题;C项错误,曲辕犁是唐朝出现的;D项中的商业的发展材料体现不出来。
点评:此题反映的是江南地区的生产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进步的情况。我国原始社会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工具比较原始;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及。与此同时,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