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6 16:30: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来源:www.91exam.org
1、选择题 《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说明( ) A.强调统治阶级要实行“仁政” B.指出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 C.主张实行分封制 D.指出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亲亲”、“ 尊祖”、“ 收族”和“ 宗庙”等词可知,题干材料叙述的是宗法制的作用;再由材料“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可知,题干材料最终强调的是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意义。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项属于严复思想主张的是 A.欲自强,必先致富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科学与人权并重 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的思想主张。严复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宣传进化论的人由此可知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主要是 A.掌管财政 B.管理军事 C.裁决政事 D.执掌奏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御史大夫负责执掌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 ——叶凤毛《内阁小记·自序》 材料二?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庙(指雍正帝)设立军机大臣,择阁臣及六部卿贰熟谙政体者.兼摄其事。 ——《啸亭杂录·军机大臣》 材料三?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谕:“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皆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并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恭敬)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一一《枢桓记略》卷一 材料四?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奏议。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院撰拟。是时南书房为最亲切之地。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薝曝杂记》卷一 问题:(10分) (1)雍正朝以前,清朝有哪三个重要的中央政治机构? (3分)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和“军机处”设置的原因 (7分)
参考答案:(10分)(1)主要机构有:内阁、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3分) (2)议政王大臣皆为满族王公贵族,“不谙世务”,办事能力低下;军机处的设置使议政王大臣会议无政可议,成为空衔;(2分)更为重要的是皇权受到由“世胄世爵”组成的议政王大臣的限制。(2分) 军机处的设置最初是为了西北战事,后设定为国家中枢机构。(1分)它体现了皇权的空前加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草拟诏令,不经内阁“廷寄” 各地。(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河南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一些青铜器,主要有小型青铜器,但也有青铜礼器——爵,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处于“公天下”时期 B.进入“家天下”阶段 C.确立了“封邦建国体制” D.形成“内外服”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大体出现在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是进行夏文化探索的主体内容。夏朝是我国古代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已经实现了由“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青铜器的大小和种类的不同能够更能说明当时社会等级的出现,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夏代社会的特征 点评:夏朝是我国古代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是由部落联盟组织脱胎演化而来,它与部落联盟组织的质的区别在于:国家主要是按地域来划分其国民,而不再象部落联盟那样主要是按血缘关系来划分其居民的,夏朝的建立者禹按照洪水退去后的自然区域,把中国划为“九州”,即所谓“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已经冲破了血缘的旧规。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