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抗战前夕,南京国民政府的哪些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①币制改革 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③“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利用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抗战前夕”是指1937年7月之前。在此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措施有:进行币制改革;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而“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是人民群众自发的,不是国民政府组织的。利用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东西方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工商业城市衰落,英国、荷兰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B、C、D均与史实不符,故选A。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点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1、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2、结束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4、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标志着人类发展观出现重大转折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是
A.实行可持续发展
B.实行对外开放
C.发展知识经济
D.推进经济区域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目要求的是“人类发展观出现重大转折”“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这一限定语,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科技革命作用的两重性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人类意识到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
A.郡、县
B.路、州、县
C.道、州、县
D.路、府、州、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为秦汉地方行政机构,C为唐代地方行政机构,D为元代地方行政机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小说逐渐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
A.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
B.小农经济解体
C.市民阶层崛起
D.商品经济发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小农经济的逐步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