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七)
2、选择题 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的共同点是 |
3、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而小儒规规焉(规规焉:浅薄拘束)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指天地间君主主宰臣民、臣民效忠君主之伦理关系,是绝对的),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
材料二 严复:“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能欺夺者也”。 “然则及今而弃吾君臣可乎?曰是大不可。何则?其时未至,其俗未成,其民不足以自治也。彼西洋之善国且不能,而况中国乎?”
材料三 孙中山:“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可能有什么改革,也不会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无法进行改良。”“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不仅共和政体完全适合于中国,而且苟有豪杰之士起而倒清虏之政府,代敷善政,约法三章,慰其饥渴,庶爱国之士可以奋进,进取之气可以振起也。”
材料四 陈独秀:“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政治主张的根源。(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严复的政治主张。(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的政治主张。(3分)
(4)与材料二和三相比,陈独秀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认识有何进步?(1分)这表明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深化?(2分)
4、判断题 “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5、选择题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荐臻:接连到来),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
B.社会矛盾尖锐
C.倭寇为患
D.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近代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