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 世纪40 年代至60 年代,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曾面临三次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中共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从克服这些困难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40 年代初出现了物资极度匮乏的困难。措施: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展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节约开支。
(2)50 年代初出现了物价猛涨、市场混乱、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困难。措施: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统一财经,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进行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削减国家机构经费。
(3)60 年代初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严重下滑的困难。措施: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加强农业生产等。启示:淤只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就能克服困难。于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盂经济建设要注意按比例协调发展,按经济规律办事。
本题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将“20 世纪40-60 年代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面临的三次困难”定位准确。主要是指40 年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困难,50 年代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物价暴涨和60 年代初经济建设出现比例失调。如果把握准确这“三次困难”,其他问题则容易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B.民主精神
C.追求真理
D.文化启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基本的知识点,识记的能力。“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五四运动的始终,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故选A。BC也是五四精神的组成部分,D项未体现。
点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学生、商人等阶层都参与到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来,爱国精神是贯穿运动的始终。此外,还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大公报》对重庆谈判报道:“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当时许多“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
[? ]
A.毛蒋两人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B.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C.共产党与国民党轮流执政
D.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英法俄美四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场景。所签订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这句话里强调的“果”应该是:(?)
A.政治制度的变革
B.社会生活的变化
C.民族、民主的实现
D.统治集团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