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文物出土于上海崧泽遗址,其中最能够反映此时文明水平的是?(?)

A.红彩猪形陶器
B.舌形石斧
C.灰陶瓦楞纹刻划符号壶
D.鸡心形玉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递、宏村 这两个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面貌。布达拉宫自1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材料二?西递被世人称为“桃花源里人家”;宏村则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的美誉,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
材料三?中国戏曲正式形成于宋金时期,其代表是杂剧和南戏。然而,这两种戏曲都没有流传下来,在它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它保存着中国戏曲自萌芽以来的一些信息。
昆曲戏班以一些技艺独特精湛、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为主,组织其他演员为其配戏,最后形成独特的流派。昆曲这种演员组合体制,对其他各剧种都有影响,使之流传至今。
请回答:
(1)皖南古村落与昆曲分别属于哪类世界遗产?(2分)
(2)据材料一,皖南古村落与布达拉宫是哪两类社会群体活动的历史承载?(2分)
(3)据材料二,皖南古村落的营造体现了怎样的理念?(2分)?据材料三概述昆曲的突出价值。(2分)
参考答案:
(1)类别:西递、宏村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属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2分)
(2)群体:平民百姓与贵族阶层(2分)
(3)理念: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或天人合一(2分)。
价值: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中国“百戏之祖”(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7年7月31日,“丝绸之路”途经国家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这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下列能作为我国申报丝绸之路条件的是
①开封古城②古长安城③大同云冈石窟④敦煌莫高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丝绸之路”的时空概念。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以长安(即今天的西安)为起点向西。而开封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都在西安的东面。故排除①③。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灵渠位于今广西兴安附近,是一条连接湘江与漓江的人工运河。在湘江中用巨大的石头垒成前锐后钝的分水坝,将湘江水一分为二,一支由南渠引入漓江,一支沿北渠回流入湘江。南北二渠总长34千米,构成灵渠的主体。
这条于公元前214年建成的运河,分湘入漓,北水南调,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代修筑的长城,故迹已难探寻,而这条在近代被称作“兴安运河”的水道,历代修缮利用,“皆循其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灵渠被确定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灵渠的历史作用。(6分)
参考答案:(1)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保存相对完整;设计、修建科学合理。(6分)
(2)为开拓和管理岭南提供了交通支撑;灌溉农田;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6分)
本题解析:(1)依据“在湘江中用巨大的石头垒成前锐后钝的分水坝,将湘江水一分为二,一支由南渠引入漓江,一支沿北渠回流入湘江”可以得出设计、修建科学合理;依据“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得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依据而这条在近代被称作“兴安运河”的水道,历代修缮利用,“皆循其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可以得出保存相对完整
(2)依据材料“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得出灵渠的开凿为开拓和管理岭南提供了交通支撑;依据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可以得出灌溉农田;灵渠的开凿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有利于促进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①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②出现了陶器新品种黑陶和白陶 ③玉器生产的工艺水平高 ④出现养蚕缫丝(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