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唐长兴三年三月……(帝)召能书端楷写出,旋付匠人雕刻,每日五纸。
——《五代会要》
材料二:(北宋)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三: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
| 科技发 明(件)
| 中国科技发明
| 世界其他国 家科技发明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
|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材料四:《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领域
| 数学
| 天文历法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五: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印刷技术?(2分)其中材料二的印刷技术有哪些优点?(2分)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所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3)依据材料四、五,概括指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所体现的主要特点。(4分)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中,空间、时间和质量这三个物理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一根尺子静止时是这样长,当它运动时还是这样长;一座钟无论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处于运动状态,其快慢保持不变。
材料二 狭义相对论认为,对于两个相互运动的参照系,处于某一参照系中的观察者会发现另一参照系中的物体的运动距离缩短了,时钟也走慢了。这两个效应都是相对的,在本参照系中的观察者看不出这种效应。同时,这两个效应也是相互的,你看到我的尺缩钟慢,我也看到你的尺缩钟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4、选择题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A.电子技术
B.计算机与通信
C.人造卫星技术
D.互联网技术
5、判断题 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了书写工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车的竹筒,也可以“学富五车”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地动仪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