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用于流动的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有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有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机械设备等,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前期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地域隔阂的时代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届博览会的展品的特点。(2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5分)
参考答案:(1)背景:①陆路交通不畅;②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落后;③地理知识贫乏(6分)
(2)条件:①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展;②流动资本和商业利润提供了充足资金;③行会瓦解和圈占农田确保了劳动力资源;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4分)
(3)特点:主要展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
(4)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5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材料中的“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表明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不正确,彼此不了解,再加上当时的交通不发达,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界的征服,所以才导致了各地之间的彼此隔绝的现象出现。
(2)第二问,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需要从政治前提、市场、资本、资源、劳动力、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早在17世纪上半期英国就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因此也拥有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3)第三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依据材料内容的时间来分析,然后再依据材料的相关内容来逐一分析归纳。材料中的1904年表明此时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再结合材料内容“有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有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机械设备等”来分析即可。
(4)第四问,有关于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的问题,可以依据材料内容分析,也可以依据教材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的表述来分析归纳。有关于分析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所以依据这个原则来分析其影响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世界大国兴衰沉浮的又一重要阶段,此时英国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但其经济在世界上仍占举足轻重地位的行业是? (? )
A.造船业和金融业
B.纺织业和造船业
C.纺织业和金融业
D.纺织业和机器制造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世纪初期,英国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工业垄断地位,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和海上霸主,世界金融中心仍在伦敦,其资本输出仍占世界第一,英国的造船业和金融业在国际上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6世纪西班牙曾经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
B.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
C.政府滥发纸币
D.与荷兰、英国的商业竞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进行了殖民掠夺,大量贵金属流入西班牙,引发了价格革命,出现了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现象。故选B。
点评: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他们既能够更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比例是1:2,19世纪初上升为2:3,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流入城市
B.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人口布局
C.大批人口前往殖民地
D.大量外来移民涌入英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比例是1:2,19世纪初上升为2:3”的信息说明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变了英国的人口比例,故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①伦敦公司的建立
②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③英法七年战争
④荷兰丧失海上殖民强国的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