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旧三民主义从此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包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故选C。
点评:新三民主义的思想内涵包括:
民族主义:一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孙中山说:“如果我们从中华民国存在之日起就不去考虑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在最近将来的孽生崛起,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比清朝专制暴政还要酷烈百倍的新专制暴政。”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通过民族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确立中华民国
B.通过政治革命,确立共和政体,防止帝制复辟
C.通过社会革命,追求经济平等,防止富人专制
D.坚持三民主义,追求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不去考虑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在最近将来的孽生崛起,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比清朝专制暴政还要酷烈百倍的新专制暴政”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资本主义的弊端如果我们不进行解决的话,可能比原来的清政府还要暴政。因此孙中山主张发展民生,进行社会革命,防止贫富过度分化。故选C。A项是,民族革命;B项是民主革命,都未涉及到民生;D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材料主要说的是资本主义的弊端我们要克服。
点评:三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平均地权,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是( )
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
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
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要准确掌握并区分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民生主义”阐述为“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来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1 924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的含义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孙中山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为此他主张
A.平均地权
B.耕者有其田
C.扶助农工
D.节制资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说明孙中山主张应该管控大资本,即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主张“节制资本”,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钱穆先生在《如何研究政治史》一文中指出:“汉武时代所创始的盐铁政策,即就近代观念言,亦系一种颇为进步的经济政策。……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中山先生倡导……其实亦在中国传统政制中有渊源。”那么,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应该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结束专制,创立民国? D民族革命,坚决反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说明中国古代实行的盐铁专卖制度有助于抑制大资本的兼并和垄断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中“节制资本”符合此项含义,答案选B,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经常将新三民主义与国民党三大政策混淆在一起,误认为新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其实新三民主义还是“民族,民权和民生”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发生了改变,原来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已无法符合时代进步的需要,而成为旧三民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