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和刑罚同等重要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说明唐代法律主张在治国方面德礼和刑罚相互配合,对政教皆不可缺,这实际上体现了在治国方面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皆有重要作用不可偏废,即“外儒内法”特征,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表述与材料含义不相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都期望在未来的军事政治竞争中占据优势
B.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在战后的一贯政策
C.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反对美苏冷战争霸和新殖民行为对发展中国家的伤害而联合起来共同行动,所以从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故答案选C,A B两项是不结盟运动形成的重要原因,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解释是(?)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人们才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礼也要有一度的问题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君主论》作者、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是一位极有争议的思想家,面对道德与利益、道德与政治的冲突,他提出“为政必须会玩弄权术”的思想。以下思想家,哪一位的思想更接近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
A.荀子
B.墨子
C.韩非
D.董仲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政必须会玩弄权术”这与中国古代法家所倡导的统治者要用权术统治大臣的思想有共同之处,韩非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答案选C,A B D三人无此主张。
点评: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主张“以法治国”和加强君主权力,成为战国时代最受欢迎的学说,但由于忽视道德的教化功能和作用并主张用严刑峻法镇压民众,导致民众的不满,故在秦代以后丧失主导地位,让给了儒家思想。但中国自汉代以后的统治者多采用儒、法、道三家思想杂糅而用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任务是?
[? ]
A.维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D.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