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C.明代商人地位提高
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
2、判断题 唐朝中期推行两税法,它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实际作用是
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B.缓解了因均田制破坏造成的财政困难
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D.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3、判断题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4、判断题 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场圃困仓.直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寒而计日收赢;有庐舍器用之资,价虽高而终岁无利。如此之比,其流实繁。
——《陆宣公奏议》
(1)材料所述为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什么赋税制度?(2分)
(2)该朝早期的赋税制度是什么?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是如何评价该赋税制度的?(2分)
(4)请再列举我国该朝代之后至近代以前的赋税制度一例,并简述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变化原因。(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