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95年,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出现这一局面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激起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A签订于1842年,B签订于1860年,D签订于1901年,因此选C。
点评:复习列强的侵华史,要注意从政治侵略、经济侵略、文化侵略等综合分析,归纳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史实和影响,并结合世界历史发展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和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41年底,美国驻华代表表示:“现在,我们对国民政府对新四军所采取的行动表示了否定态度,这有碍于抵抗日本的进攻。……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这表明美国政府
A.改变了其“扶蒋反共”的立场
B.开始放弃以往的“中立”政策
C.迫切需要改变太平洋战争中的不利地位
D.认识到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1941年”这个时间,可知材料中“国民政府对新四军所采取的行动”应该是指皖南事变,这是国民党绞杀共产党军队的举动,而材料显示美国政府是“表示了否定态度”说明美国方面反对国共内战,希望国共合作,“抵抗日本的进攻”。根据“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可以排除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个英国商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揭示了
[? ]
A.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C.曼彻斯特纺织厂生产能力有限
D.中国纺织生产落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度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长征并没有实现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当时党的工作重心仍在农村,故排除掉含有③的选项,其他都符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