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辛亥革命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l1分)
参考答案:标题部分(3分)
答案1:从材料中提取了两方面的信息,概括确切。(3分)?
一次保守与激进的革命
一场未完成的革命
答案2:从材料中提取了单方面的信息或语意含糊.(1分)
一场伟大的革命
其他答案:未结合材料概括主题(0。分)
辛亥革命百年祭
观点部分(4分)
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2分)?
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
提倡人人平等
其他答案.(0分)
⑤?
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致的观点。(2分)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政权没有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
其他答案。(0分)
史实部分(4分)
②
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敝实.(2分)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创立民国
其他答案。(0分)
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
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军阀掌控中央政权
其他答案。(0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咸丰、同治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该诗揭露了的夷场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主要意义是
A.瓦解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实现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目标
D.完成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不合事实;C项发生在七七事变后;D项是三大起义后农村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完成了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对下面哪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联系史实,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虽然扩大了民主思想的影响,但并没有使民主思想取得正统地位,排除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那时民主共和已经成为历史潮流,时间上要晚于题干所述,排除C。五四运动主要是针对中国外交失败的反帝爱国运动,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为正统,并且后来袁世凯和张勋复辟都为人民抛弃,即失败了,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抓住题干主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主要报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其中属于1915年的一组是
A.立宪八国联军南昌
B.三民主义武昌约法即位
C.中国共产党改造抗日新文化
D.德先生北洋实业救国张謇护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史实的能力,难题。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宣传“德先生”“赛先生”;此时也正是北洋政府执政的时候;由于民国的建立,张謇等发展起了实业救国;军阀统治黑暗,孙中山发起护国运动。A项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年,故A项错误;B项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故B项错误;C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C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