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宪章运动中,人民递交的请愿书一再遭到否决,当时否决人民请愿书的是( )
A.英国国王
B.议会下院
C.议会上院
D.内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几次请愿书都最终被议会下院否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民主”一词出现60多次。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在这条道路上作了长久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材料二: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1905年8月)
材料三:对于抗日任务,民主也是新阶段中最本质的东西,为民主即是为抗日。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条件。
——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内容出现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创立民国的构想(不得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建设的目的和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潜滋暗长。
(2)通过平民革命建立国民政府;主权在民,国民平等;推行民主选举;实行宪政,反对帝制。
(3)目的:团结人民,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表现: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武汉、广州失守之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之前为战略防御阶段。下列战役发生于战略相持阶段的是
①太原会战?②百团大战?③徐州会战?④枣宜会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武汉会战的结束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而武汉会战发生的时间是1938年10月,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不是处于相持阶段;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处于相持阶段;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1-5月;枣宜会战发生于1940年。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日本侵华
点评:①太原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间,中国第二战区与日本军队在山西太原附近地区进行的一场战役。②百团大战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③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④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中国正式向日、德、意宣战,是在
A.西安事变后
B.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C.《波茨坦公告》发表后
D.卢沟桥事变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记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展开了全国性抗战,中日之间已完全处于战争状态,但国民政府仅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未正式对日宣战。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对日宣战,于是国民政府也正式发布《中国政府对日宣战文告》,明确宣布:“正式对日宣战。”随后发表了对德、意宣战的文告,明确宣布:“中国对德意志、意大利两国处于战争状态,”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史实直接有关
A.普法战争
B.波旁王朝复辟
C.光荣革命
D.雾月政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