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 ]
A.洛克?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28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根据国情,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改革开放35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总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税赋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家给人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内容及其对秦国转型的作用。(6分)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是怎样发展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美国《1787年宪法》又是怎样实践孟德斯鸠理论的?(6分)
材料三?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这一点许多国家21世纪初还未实现。这个国家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有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俾斯麦推行过迫害社会民主党的《反社会主义法》,但同时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仍然可以在国会慷慨激昂地声讨与反击俾斯麦的进攻(这在集权国家是无法想象的)……1888年后五年一次的大选,大大推动了民众的政治化。另外,德意志帝国还存在新闻自由。正是在这种自由的气氛中,不称职的威廉二世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抨击与讥笑。1908年,国会又通过了《帝国结社法》。
——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3)概括材料三德意志帝国政治民主化的成就。(8分)
材料四?孙中山在1911年巴黎的演讲中说:“中国……面积实较全欧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而有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
(4)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四孙中山的观点。(8分)
参考答案:
(1)内容:废井田,开阡陌;(2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2分)
作用:加速了秦国由努力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程,增强了秦国的实力。(2分)(答“奖励军功、明法令、兴县制”不给分,因为这些属于政治方面)
(2)发展:孟德斯鸠把亚里士多德的议事机能发展为立法权,行政机能发展为行政权,审判机能发展为司法权;(2分)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2分)。
实践:《1787年宪法》把美国的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2分)
(3)经普选、直接选举产生的过会对帝国政府有一定的制衡作用;(2分)反对党(派)有活动自由并对执政者有一定牵制作用;(2分)民主的政治参与程度较高;(2分)德意志帝国有新闻、结社、言论自由。(2分)
(4)观点:材料四孙中山主张在中国采用联邦制度最为相宜。(2分)
评述:背景: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独立。(2分)
意义:是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否定,反映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愿望。(2分)
结果:辛亥革命后,地方军阀混战不断,民族危机严重,缺乏必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联邦制未能在中国成为现实。(2分)(评分要求:未答出观点扣2分;,诶有标明“背景、意义、结果”不扣分;只罗列与答案类似的史实,每点可给1分;如有相反评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其他答案不给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并注意要回答的限制性条件;在回答第二小问的时候也要注意限制性条件:商鞅变法对秦国转型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把“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发展成为三权分立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可知,把美国的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有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德意志帝国还存在新闻自由”“1888年后五年一次的大选,大大推动了民众的政治化”等可以概括出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国……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中可以概括出孙中山的观点:中国采用联邦制度最为相宜。对孙中山的观点从背景、意义、结果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相同的一项是
A.都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B.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都反专制、反封建
D.都以民主、科学为旗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是中外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下列关于二者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发动
B.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C.都自始至终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的思想家发动的运动,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因此AB正确;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故选C。D项正确,二者都是资产阶级的运动,都有反封建性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家所未获得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的旧社会。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与康德等,其中,康德把理性精神发展到成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