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 ]
A、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
B、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C、必须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D、必须坚持反对 “ 左 ” 的错误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通过失业、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以及住房公积金等手段,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表明我国? (? )
A.已经成为完善的福利国家
B.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建立
C.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社会福利制度开始于西方世界,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失业、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以及住房公积金等手段确立,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结合有关时代背景,概括指出1960年~1962年与1976年—1978年,中国共产党怎样纠正自身错误的,并指出为什么两次纠错产生了不同结果。从中你可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一)纠错:背景:由于1957年以来我党“左” 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之自然灾害和苏联背信弃义,造成了1959年—1961年的严重困难。
措施:1960年党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962年中央在经济上采取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背景:①十年文革给各项事业带来巨大损失
②文革后,“两个凡是”实质上仍坚持“左”的错误。
措施:①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结果不同及原因:第一次侧重于具体政策和措施上调整,根本指导思想没有变,致使“左”倾错误发展,导致“文革”。?
第二次中央彻底改变了指导思想,清除了“左”倾错误及根源,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认识:①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事业胜利的保障。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②经济建设是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史实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史实的能力。审题时,首先应明确本
题答题中心是现代史上我党两次纠正自身错误,准确把握史实。而本题解题关键却是两次纠错的
背景:前一次纠错,从指导思想上仍有错误,后一纠错,首先纠正了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抓住了这一背景,内容和结果上的不同便可迎刃而解。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色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多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①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②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③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④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语录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被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说明我国开始改变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①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可以排除,故选B。
点评: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体制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创新。近三年高考中均在本知识点有命题出现,应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主线,理解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