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历史高频试题、高中历史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古代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主要经济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罗马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近代史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两次工业革命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生物进化论 改良蒸汽机 电气技术的应用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政权的对峙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民主义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现代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与量子论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教育事业的发展
选修部分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欧洲的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洛克 卢梭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 大抗议书 内战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法国大革命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宪章运动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抗日战争胜利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非战公约 国际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中东战争 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历史杰出人物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孙中山 甘地 凯末尔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邓小平 杰出的科学家 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牛顿、爱因斯坦 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人类起源之谜 三星堆遗址 玛雅文明的发现 玛雅文明的历史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 金字塔和拉美西斯二世遗迹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罗马的古建筑遗址群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佛罗伦萨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万里长城 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 昆曲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塞内加尔的戈雷岛 奥斯威辛集中营 其他

高考历史试题《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6 17:03: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
——马丁·路德
……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约翰·加尔文
(1)根据材料一,说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指出这一论纲在宗教改革中的地位。(3分)
(2)比较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8分)


参考答案:(1)出发点: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1分)地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2分)
(2)共同主张:信仰得救,即只要信仰上帝即可得救。(2分)积极作用:以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其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第(1)问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和《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地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考查马丁·路德的主张与加尔文主张的异同及作用。它们的共同主张要根据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得出。它们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塞万提斯在其《堂·吉诃德》一书的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此书创作目的根源于
A.骑士文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变革
C.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推动文学革命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对落后阶层的打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知识迁移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骑士文学对于冲破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的束缚、对人性的解放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不过随着后来封建经济的解体和火枪火炮在军事上的使用,骑士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十五世纪开始骑士文学开始变得愈发庸俗化。为此,塞万提斯决定创作《堂吉诃德》,“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完全摧毁”,他沿用骑士作为主角的写作形式,把骑士制度、骑士精神漫画化,当他的小说出版后,西班牙的骑士小说也随之崩溃。由此分析结合“作目的根源”可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变革,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 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联系已学知识可知②表述不合史实,文艺复兴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但当时是14-17世纪,18世纪中期欧洲才开始工业革命;④表述有误,文艺复兴虽然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但当时王权与教权的矛盾也十分尖锐,因此还受到许多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庇护,由此可知排除②④,而①③符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一书中创造了一个新鲜术语“世界正被抹平”。其中提到“柏林墙的倒塌”、“互联时代的到来”、“静悄悄的危机”、“冲突防范”等概念。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与世界最初走向“平展”相关的是?
A.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B.人与世界被发现
C.东方从属于西方
D.华尔街的崩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关于“世界被抹平”的概念相关的共性信息是指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所以世界最初走向“平展”应该是指新航路开辟等事件,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


参考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2分)
“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2分)
(2)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2分)
思想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启蒙作用(2分)
(3)主要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1分)
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绝对效忠天皇的民族精神。(1分)
(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4)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即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2分)
(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本题解析:(1)克里米亚战争是发生于1853年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所以“西方脚步”代表的是先进工业文明,“旧制度”指俄国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2)注意题干中指出的特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所以解答此题要从戊戌变法中找出其体现现代化的内容进行评述,如:提倡君主立宪,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表现。(3)题干重点强调日本明治维新特点是“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联系所学史实,如:武士道精神、天皇的较大权力等。
点评:此题材料分别阐述了沙俄落后制度的失败、中国戊戌变法的先进之处、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等,基于此考查学生对近代改革潮流中各国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客观评述这些改革。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新思想的萌..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