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回答:
(1)据所学知识简述《天津条约》签订的背景? (4分)
(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提示:要结合护照内容(史)分析弊端(论),即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1)1856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军队直抵大沽口,威胁京津腹地。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4分)
(2)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护照上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时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难以裁办。答案2:未结合护照中的信息进行分析。(1—3分)有利于西方人自由传教,为其发动侵华战争作好准备,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等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天津条约》签订的背景即可;(2)从材料中指出对中国主权不利的内容并加以分析即可,但应注意多角度分析,不能只择其中一条内容作长篇大论。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考高也及时地加以引入,希望引起学生的观注。同时需要我们必须牢记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铸成壕堑,有死无退”该材料直接反映了
A.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B.国共两党合作携手抗战
C.中共领导敌后抗战
D.抗战相持阶段的不利局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的情况,属于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故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 ( )
A.鸦片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
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其原因是鸦片战争的军费和战后的赔款以及随之出现的外国经济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激化是发生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勇敢地抗击中外反动势力;打击了殖民活动,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化的企图。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在17世纪后期就已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并不断对外扩张。到了1840年它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