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荀况《荀子·王制》中记载:“论百工(评论各种工匠的技术),审时事,辨功苦(精巧与粗劣),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管理工匠的官)之事也。”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
A.官府对手工业的制造、管理有严格的制度和规定
B.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C.汉代手工业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
D.官营手工业有专门的官府作坊,不能私自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信息:周代的手工业劳动者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他们既不可兼作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甚至连劳动都须在官府作坊进行。说明官府对手工业的制造、管理有严格的制度和规定。荀子生活在战国时期,C项错误;B项无法体现;D项包含在A项之中。故选A。
点评: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主要生产军用品和皇室、贵族消费品;产品不投放市场。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居于世界的领先水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一工具,时人评价“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在当时它是
A.用水力作动力的冶炼工具
B.用水力作动力的交通工具
C.用人力作动力的运输工具
D.用畜力作动力的耕作工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是鼓风冶炼铁的工具,故选A。BCD项说的是交通工具和耕作工具说法明显错误。
点评:中国古代的冶金业在春秋时期主要表现为青铜冶炼业,因此,春秋以前也被称为青铜时代。在春秋以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到了东汉时期杜诗发明了水排,金属冶炼的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此外,应该知道,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每种手工业的特点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此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种
A.灌溉工具
B.供风工具
C.纺织器械
D.铁制农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了解和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由材料“冶铸者”,可以知道,描述的冶炼的一种工具,由“排以吹炭”、“激水以鼓”结合所学知识,知道是水排。水排是冶炼时的一种鼓风装置。因此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朝时期,我国的丝织业和棉织业中心分别是(? )
A.南京、广州
B.松江、苏州
C.杭州、松江
D.苏州、南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①缺乏竞争机制
②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
③阻碍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提高
④经营较为分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