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1:二战结束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作为分界线进入朝鲜,接受日本投降。随即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导致朝鲜半岛分裂。
材料2:1947年11月联大通过181号决议确定巴以分治,阿拉伯国家联盟会员国(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总理和外交部长于1947年12月在开罗召开了一次会议,发布了一项声明说: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并且,遵照真主的意旨,决战至最后胜利”。
结合所学请回答:
(1)指出巴勒斯坦问题与朝鲜半岛问题形成的不同。(6分)
(2)联合国在朝鲜战争与几次中东战争的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①问题由来已久,非冷战的直接产物。②冲突主要由于民族矛盾、宗教信仰、领土纠纷等因素而引起的。③1947年11月联大通过的181号决议是形成这一地区矛盾和斗争的直接原因。
(2)朝鲜战争中,联合国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中东问题上,为避免冲突的扩大与升级,维护地区和平,作了一系列努力。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对巴勒斯坦问题与朝鲜半岛问题形成的不同进行归纳,对比时可以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提示内容进行;(2)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朝鲜战争中,联合国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而中东问题上,为避免冲突的扩大与升级,维护地区和平,作了一系列努力。
点评: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两级格局的严重冷战对峙,苏联解体后的局部地区的激烈冲突,以及当前多极化趋势发展日益深化等阶段。从中不难发现,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此后世界发展的主题,但局部冲突难以避免,世界多股力量的对比和分化组合尚在变动之中。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最近提出创立“东亚共同体”的设想,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欧盟成功的示范
C.冷战思维和领土争端的存在
D.儒家文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这是一个否定选项题,冷战思维和领土争端的存在使他不可能提出“东亚共同体”的设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1945—1949年中欧形势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A.巴黎和会召开,民族国家独立
B.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
C.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所给的时间“1945-1949年”,由图可知,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世界划分为两极格局。二战后,美国,苏联实行冷战,造成了世界局势紧张。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
A.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界的崛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图1反映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西欧、日本;图2反映了第三世界的崛起;图3反映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图4反映了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C.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最全面得理解,抓住材料“我们或许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和“9.11”“巴以冲突”“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的信息,可以看出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故C项正确;AB项只反映了第一个信息,理解不全面,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