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般来说,古代手工业品种质量最好的产品应该出自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中,官营手工业垄断了最高的资源,即控制了最好的手工业原料资源以及征调大量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艺人,因此生产的产品质量远远高于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故答案选B。
点评:长期以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的发展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私营手工业一直发展缓慢,直至明代中期,中国私营手工业才最终超越官营手工业部门,并在江南商品经济的发达地区率先出现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但资本主义萌芽的力量是脆弱的,在鸦片战争之后遭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排挤和打压而破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及准确记忆的能力,材料中“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所指的冶炼方法为灌钢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全面控制工商业,使得官营手工业的技术更加成熟,故选A。民营手工业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打击,无力与国家抗衡,B排除。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排除C。冶铁技术的先进才使得铁农具广泛使用,D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秀……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 材料二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 材料三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 材料四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是什么?材料二中纺织业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材料分析纺织业原料变化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五:1914——1919年的六年间,中国资本新设厂矿共399家。以棉纺织业而言,1915年有工厂12家,纱锭54.4万余枚。1919年工厂增加到29家,纱锭65.9余万枚,1920年本国棉纱产量比1912年增长3倍以上。1914年以前,面粉每年都入超,从1915年起变为出超,1918——1921年每年出超200万担到300万担。
? 材料六:1922年,面粉入超合白银1100多万两,1923年增至2000多万两。因此,许多面粉厂停工倒闭。上海丝织业也于1922年和1923年出现“危险时期”,很多丝绸厂倒闭。
回答:
(3)根据材料一简要叙述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并指出出现这种情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诸多工厂倒闭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丝;棉;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而棉布柔软保暖,结实耐用,物美价廉,适合各个阶层穿着。?
(2)材料三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四是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3)当时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大大减少;同时这一时期中华民国刚刚建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再加上这段时期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工厂纷纷倒闭,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欧美列强又卷土重来,它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这主要反映出
A.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制瓷和丝织属于家庭手工业
D.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目中涉及了用瓷器和丝绸来代替中国的形象,可以看出古代的瓷器和丝绸很发达,并且在世界上很文明,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