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国中过年景象……有官派与民俗之分,一岁过两年,相沿成习”。为近代中国带来上述变化的应是
A.西方文化侵略的加深
B.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C.民国政府的社会革新
D.民主革命的胜利结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但在它的推行过程中,民众除民国纪年外,对阳历并未完全接受,从而形成了历法问题上的“二元社会”格局:社会上层(机关、学校、团体及报馆)主要用阳历,下层民众(商家、一般市民及广大农民)主要用阴历,因此出现了题干中的所述变化。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的重建和完善主要表现在
①重开各级人大和政协会议
②确立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③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1年2月2日晚央视兔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山和孔子学院5位学员艾迪、夏天、李天翼、梅友、茹丝表演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该相声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孔子兴办私学的主要作用是(?)
A.儒家成为统治思想
B.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C.促进“百家争鸣”出现
D.五经成为教育传统课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人类与大地母亲》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看看部分目录: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A.断代史 整体史观
B.编年史 文明史观
C.编年史 社会史观
D.国别史 生态史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中的历史史实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并且前后都是有联系的,所以应该是编年史,不是断代史,并且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线索来编写的,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